UCI-广州vi设计公司
所在位置: 首页 > 动态 > 技术干货 > 合作避坑指南:一次糟糕的广州LOGO设计公司合作经历

合作避坑指南:一次糟糕的广州LOGO设计公司合作经历

Time: 2025-02-10
Click:


在这个品牌形象至关重要的时代,我们公司决定重新设计LOGO,以提升品牌形象、匹配市场需求。于是,我们花了大量时间筛选广州LOGO设计公司,最终选择了一家看起来很专业、案例也不错的公司。但谁能想到,这次合作不仅让我们交了“学费”,还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。今天,就来吐槽一下这次让人崩溃的合作经历,希望能给其他企业提个醒,在选择设计公司时擦亮眼睛,避免踩坑。


广州logo设计公司


一、前期沟通:一开始就不太对劲

当初选这家LOGO设计公司,看重的是他们的案例,风格多样,看起来还挺有创意。于是,我们满怀期待地和他们对接,希望能打造一个既符合行业属性,又能展现品牌特色的LOGO。

然而,第一次的沟通就埋下了隐患

  • 设计师和销售的理解完全不一致。销售跟我们吹得天花乱坠,说他们能做出“独一无二的国际化设计”,结果设计师上来就问:“你们是要简约风还是传统风?要不直接给我们几个喜欢的参考?”
  • 需求没深入挖掘。我们强调想要突出科技感和品牌理念,希望设计师能提供专业建议,结果对方只是简单地问了几句行业背景,就开始推销他们过去做的“爆款”设计风格。
  • 他们承诺“满意为止”,但后续才发现,修改次数一旦超过一定范围,就要额外收费。

本来以为这是正常的业务对接,没想到这只是噩梦的开始。


二、方案初稿:设计还是“拼贴”出来的?

设计周期说是7个工作日,结果10天过去了,我们还没收到任何东西。催了几次后,他们才把初稿发过来,看到方案的那一刻,我们团队集体沉默了。

  1. 毫无新意的拼贴LOGO
    方案中的LOGO让人一眼看过去就觉得眼熟,后来我们仔细一查,发现竟然跟某知名品牌的LOGO有90%相似度,只是换了个颜色和字体。甚至有一个方案,直接就是在设计素材网站上下载的标志,稍微改了一下。

  2. 跟我们的品牌调性毫不相关
    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,强调简约、未来感,但他们的方案要么是过时的渐变效果,要么就是浮夸的立体字,加上光影效果,让人感觉像是某个理发店或者房地产公司的LOGO。我们再三强调要“科技感、简约”,但他们的理解就是“加点蓝色,再加点线条”。

  3. 缺乏专业细节,排版杂乱

    • LOGO的比例失衡,看上去不协调。
    • 颜色搭配没有合理的配色方案,只是单纯的“炫酷”或“亮眼”。
    • 字体要么是千篇一律的默认英文字体,要么是随便加了点描边的粗字体,毫无设计感。

当时我们的疑问是:这真的花了10天设计出来的吗?还是直接从旧方案里扒拉出来的?


三、修改过程:反复拉扯的灾难

看到初稿后,我们立刻整理了一些修改意见,并希望他们能基于我们的品牌理念再深入优化。结果,接下来的沟通过程简直让人崩溃:

  1. 他们对修改意见充耳不闻

    • 我们要求调整排版,对方只是简单地调整了一下对齐方式,但并没有优化比例和结构。
    • 让他们调整配色,他们随便改了几个色号,但整体风格完全没有变。
    • 让他们去掉不必要的渐变和阴影,他们却说“这样会显得不够大气”。
  2. 每次修改都拖延,效率极低

    • 每次说“3天后给修改稿”,但至少得等5-7天。
    • 改了几次,发现只是把元素随意挪了挪,并没有真正优化设计。
  3. 开始甩锅,说是我们的问题
    他们后期的态度越来越敷衍,甚至开始怪我们:

    • “你们的需求一直在变,我们没办法精准设计。”(但实际上,我们的需求从一开始就很明确,变的只是他们的理解。)
    • “设计是主观的,我们觉得现在的方案已经很有设计感了。”(这只是你们自己觉得吧?)
    • “如果要再改,可能要额外收费。”(你们不是承诺满意为止吗?)

到了这个阶段,我们已经感觉这家公司的设计能力和态度都有大问题,但由于项目已经进行了一半,我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推进。


四、交付成品:一塌糊涂,最后另找他人

经过数次修改,我们勉强收到了最终稿,但仍然有以下问题:

  • LOGO的细节依旧不精细,小尺寸时完全看不清楚。
  • 配色方案不符合品牌定位,整体风格偏离了我们的目标。
  • 字体仍然是现成素材,没有任何原创性

最气人的是,他们在交付源文件时,竟然只给了PNG和JPG格式,连最基本的AI、SVG矢量文件都没有。后来我们再三催促,他们才勉强提供AI文件,但打开一看,里面的图层混乱,甚至部分文字都没转曲,完全是半成品!

最后,我们只能放弃这个LOGO,重新找了一家专业的设计公司,整个项目不仅浪费了金钱,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。


五、经验总结:如何避免掉入设计公司的坑?

这次合作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血的教训:

  1. 不要轻信案例展示,一定要深入了解设计团队的实力。很多公司展示的案例可能并非原创,而是东拼西凑的“模板作品”。
  2. 前期沟通时,尽量要求提供概念草图或思维导图,如果对方连这点都做不到,说明他们的设计逻辑很弱。
  3. 签订合同时,明确修改次数、交付格式和时间节点,避免他们后期各种加价或拖延。
  4. 避免只关注低价,真正有实力的设计公司不会用低价吸引客户
  5. 最好选择有行业经验的设计团队,他们更能理解品牌需求,而不是“套模板”公司。

结语

本来一次LOGO设计合作应该是充满创意和乐趣的过程,结果却变成了一次灾难性的经历。这次教训让我们明白了,好的设计是值得投资的,而低质量的设计只会浪费更多成本。希望其他企业在选广州LOGO设计公司时能更加谨慎,避免掉入像我们这样的坑。


咨询直达   张小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