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gma的年度设计大会Config已成为全球设计界的标志性事件之一。自从举办以来,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设计师、开发者和创意从业者参与,今年的参会人数预计突破10,000人,较去年增加了1500人。而在这个盛会上,除了展示新产品特性,参与者的热情更是成了焦点——他们甚至会为自己制作Config的仿制商品,配合各种自创的周边,表达对Figma品牌的热爱与忠诚。
Config的视觉品牌标识设计,历时十个月完成,主要由Figma内部团队打造,今年则与丹麦的Relay设计团队在动态效果方面合作。该品牌形象通过转化字形、扩展Figma核心形状语言的方式呈现,色彩鲜明、简洁干净,充满活力。从签到处的品牌手提袋到水瓶,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到Figma品牌的痕迹。参与者中有些带来自己定制的Config周边,比如相框,甚至有人为自己纹上了Figma的品牌纹身。一位参会者Martin Hardee提到:“这里就像是一个设计软件的音乐节,大家都为之疯狂。”
Figma的设计理念在Config品牌的塑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,尤其是在视觉标识方面的创新。今年的Config品牌标识与去年的设计大有不同,去年的标识主要依赖于形状图标,而今年则在这一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转变和扩展性。Figma的设计经理Jessica Svendsen表示:“形状依然是Config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贯穿了每一年的设计。今年的设计更多的是关于‘转变’和‘放大’,我们从一些产品的更新中获得了灵感,像UI更新或Slides产品一样。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基础的形状,扩展到更复杂的形态,展示Figma作为一个工具如何将创意高效地转化为更具实现感的形式。”
Figma的创意总监Damien Correll补充道:“我们不想每年都做同样的设计,不能仅仅依靠风格的执行。要做一个项目十个月,我们必须热爱它,并且这份热爱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内涵。”
今年的Config开场影片在Figma设计团队的努力下,通过动态图形讲述了一个与大会主题相契合的故事。影片的创意来源于Figma的动态图形设计负责人Chad Colby,他与丹麦的Relay工作室合作,共同实现了这一视觉盛宴。影片的重点在于“激活”元素,形状之间通过互动不断填满整个屏幕,形成一个抽象的叙事结构。这种视觉设计不仅帮助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,还在一分钟内通过图形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。
Config字标每年都会有所变化,但其核心元素始终保持一致。Damien Correll提到:“Config的第一个字标是绿色的可变Logo,所有字形都在不断变化。每年我们都在思考,如何给它一个新的角度,既要保持过去的熟悉感,又要让它随着每年的视觉系统变化,呈现出不同的面貌。”
Figma品牌的设计过程几乎完全通过Figma平台来实现,这对于那些没有使用过Figma的读者来说,或许是一个有趣的尝试。Jessica Svendsen介绍道:“我们从最初的概念创作开始,就在Figma中使用FigJam进行头脑风暴,找到合适的隐喻。然后我们进入Figma设计,开始共同绘制草图。整个团队都在同一个共享文件中协作,一个设计师提出想法,另一个设计师根据视觉效果进行修改,甚至我们的动态图形设计师会加入3D元素。”这不仅体现了Figma强大的协作能力,还展示了Figma在品牌设计中的独特优势。
更为重要的是,Figma还通过利用平台的新功能,使得品牌设计更具多样性和深度。例如,团队使用了Figma的变量功能,来管理不同的色彩调色板,确保每个色彩背景都能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,不让任何设计元素显得过于单调或重复。
Figma的品牌设计理念为广州标志设计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。广州的设计界正逐步向全球化发展,标志设计也在不断融合创新元素。今年,许多广州标志设计项目在形状与色彩的使用上,注重了更复杂、更具变化的视觉表现,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。正如Figma在Config中的应用,广州的设计师们也可以借助先进的设计工具,如Figma,来实现更加高效且协同的设计过程。
Figma的经验表明,品牌设计不仅仅是视觉艺术的呈现,更是一个动态的、不断变化的过程。通过灵活的设计工具和创新的设计理念,广州标志设计行业能够突破传统,创造出既具现代感又充满活力的品牌形象。无论是大规模的设计大会,还是日常品牌重塑,Figma的设计过程都为广州设计师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——在创作中不断“激活”创意,让设计语言和视觉体验更加丰富和多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