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如今的设计圈里,一个好的logo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符号,它可以像品牌本身一样“动”,甚至能讲故事、传情绪。这次,我们要聊的,就是来自欧洲的设计团队Andre & Andrej为运动品牌Isadore打造的新形象,以及这种设计理念对国内广州logo设计公司的启发。
Isadore是由两位职业自行车手兄弟——Martin和Peter Velits于2018年创立的品牌。品牌理念很简单:专注骑行的乐趣,而不是衣服上的花里胡哨。这种极简主义也延伸到了他们的产品和品牌态度上:环保、可持续,同时关注骑行背后的社区与文化。
然而,随着品牌的发展,他们希望找到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,更好地诠释自己的核心理念。于是,他们找到了来自斯洛伐克的设计工作室Andrej & Andrej——一家以定制视觉系统闻名、作品遍布文化、艺术与商业多个领域的设计团队。
工作室联合创始人Andrej Barcak表示:“当我们第一次接触Isadore时,我们与品牌的平衡理念深深产生共鸣——无论是设计需求,还是与骑行社区的联系。”
于是,这次的任务就明确了:如何将自行车的速度、团队协作和节奏感融入到品牌logo和视觉系统之中。
说到设计灵感,Andre & Andrej把目光投向了自行车比赛中非常经典的团队战术——“车团(Peloton)”中的跟随策略。骑手们在队伍中会通过紧密跟随前方骑手、利用气流节省体力,这不仅是效率,更是一种协作与秩序。
设计团队把这一概念转化为字母设计:字母不再是孤立的个体,而是像车团一样排列、倾斜、融合,通过排版的动感表现出骑行时的流动性。每个字母既独立又协作,形成了类似“文字车团”的视觉节奏。
Andrej解释道:“在原有的logo基础上,我们加入了全新的创意。字母随着速度和方向微妙倾斜,仿佛在骑行中互相呼应。整个视觉系统体现了能量、节奏与空间分配的平衡,这不仅适用于标题字,也贯穿于整个品牌的视觉语言。”
原来的Isadore logo有一种“刷笔感”,略显手工风格。而新的标志完全是定制字体,每个字母都独立设置,既保证了视觉一致性,又允许灵活应用。
这种设计的好处非常明显:
服装延展性:Isadore的服装面料是弹性织物,定制字体可以随面料拉伸而不失真。
多场景适配:从印刷标签、门店招牌到数字界面,标志都可以轻松适配。
远距离识别:即使在高速运动场景下,也能保持清晰可读。
可以说,这种“动态字母”不仅让标志本身充满生命力,也让品牌在各种场景下都更具表现力。
虽然字母是主角,但Andre & Andrej也非常注重整体氛围。配色和摄影被精心挑选,以呼应品牌的极简主义和对自然的连接。
他们从自然景观中提取色彩,形成低饱和、简约的调色板,让字母在背景中“舞动”,同时让整个品牌形象显得自然、真实。无论是风景、季节还是光影变化,都可以融入到品牌视觉中,使品牌的每一个接触点都能讲述骑行的故事。
在国内,尤其是广州,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品牌意识到,logo不仅是标志,更是品牌的“第一语言”。从Isadore的案例中,广州logo设计公司可以获得不少启发:
动感设计的重要性
静态logo已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品牌的表达需求。通过字母倾斜、布局变化等方式,让logo呈现出“动作感”,可以显著提升品牌活力。
定制字体的必要性
定制字体不仅能让品牌独一无二,还能解决跨场景应用的适配问题。广州logo设计公司可以结合品牌特点,为企业打造专属字体系统,提高识别度。
视觉系统的整体性
一个好的logo,离不开整体视觉语言的支撑。配色、摄影、排版风格都应与logo理念一致,形成完整的品牌表达。这一点对于广州本地的设计公司来说,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向。
环保与文化理念融入设计
Isadore的案例还提醒我们,品牌理念与视觉设计应同步。可持续、极简、社区感,这些文化内涵都可以通过字体、色彩甚至排版节奏传达给用户。
从斯洛伐克到广州,优秀的logo设计理念是相通的:不仅要好看,更要“会说话”,能讲述品牌的故事。Isadore的字母“车团”设计,让我们看到logo也可以有生命力,有节奏感。而对于广州logo设计公司来说,这正是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——通过动感、定制、整体系统化的设计,让每一个品牌的视觉表达,都像一场精彩的骑行,充满速度与故事。
在未来,广州本地的品牌和设计公司如果能把这种“动感视觉”融入本土化设计,无疑会让我们的品牌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。毕竟,一个能呼吸的logo,比一个只会静止的符号,更能打动人心。